400-030-5299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信息

RTO/RCO的替代方案:常温深度氧化治理VOCs和恶臭污染物技术更适用于复杂、不稳定VOCs工况

2025-09-16 来源:原创 浏览量:13
  在工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气体治理领域,传统的热力燃烧技术(RTO)和催化燃烧技术(RCO)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然而,在面对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大或含有易自聚、含硫化合物等不稳定废气时,这些方法却存在诸多局限,甚至带来严重的安全与环境风险。

  RTO/RCO工艺面临的多重挑战

  RTO在处理VOCs及恶臭气体时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一)陶瓷蓄热体床层压损大、易发生堵塞,在运行中存在较高的爆炸风险;

  (二)对于苯乙烯等易自聚化合物,其聚合后生成的高沸点物质极易造成蓄热体堵塞,进一步加剧爆炸隐患;

  (三)当废气中VOCs浓度突然升高时,系统调节不及,也容易引发爆炸。

  而RCO技术虽然在处理效率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全寿命周期成本较高:

  (一)在处理低浓度VOCs时,需额外消耗大量燃料,导致运行成本攀升;

  (二)废气中的硫化氢等物质容易导致催化剂中毒和失活,频繁更换催化剂也使维护成本显著增加。

  (三)此外,两者对进气条件要求极为苛刻:RTO/RCO通常要求颗粒物浓度低于1 mg/m³,同时需将废气中有机物浓度严格控制在其爆炸下限的25%以内,这在实际复杂工况中往往难以持续满足。

  常温深度氧化治理VOCs和恶臭污染物技术:更安全、更经济的新选择

  面对上述痛点,常温深度氧化治理VOCs和恶臭污染物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气液传质与氧化机制,成为替代传统燃烧技术的重要方向。该技术通过生成微纳米级别的臭氧气泡,极大提升了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和反应效率,其核心优势源于微纳米气泡的四大特性:

  (一)比表面积大,显著增强污染物与臭氧的接触机会;


  (二)表面带电、稳定性强,延长气泡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


  (三)自身增压溶解,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和氧化反应速率;

  (四)释放活性氧物质,在气泡溃灭时产生强氧化作用和局部高温,高效降解有机物。

  为什么常温深度氧化治理VOCs和恶臭污染物技术更适用复杂工况?

  (一)安全性高:系统在常温常压下运行,无明火、无爆炸风险,特别适合处理高浓度、易自聚或含硫类危险废气;

  (二)全寿命周期成本低:建设投资少,能耗与维护费用显著低于RTO/RCO;

  (三)前处理要求低:仅需初步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无需精细调节废气浓度,适应性强;

  (四)适用范围广:可处理包括油烟、高沸点物、自聚物、含硫化合物等多种难降解污染物,VOCs浓度最高可处理10000 mg/m³。

  在追求高效、低碳、安全治理工业废气的今天,常温深度氧化治理VOCs和恶臭污染物技术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对于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大或含有易爆、易自聚组分的废气工况,它提供了一个更加可靠、经济且灵活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工艺应用的持续优化,这一技术有望成为VOCs治理领域的新标杆。

电话咨询

400-030-529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