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尘,这些排放点多、面广,处理难度大,需要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精细化管控。以下是影响焦化企业
超低排放改造效果的主要因素:
1、技术因素
①源头减量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源头减量是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一环。加热煤气采用低硫、低氮燃气,加热采用废气循环与多段加热相结合的低氮燃烧技术等措施能否有效实施,将直接影响改造效果。
②过程控制技术的精细度
加强焦炉生产操作管理,降低空气过剩系数,加强炉温管理等措施需要高度的精细度和执行力,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③末端治理技术的先进性
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末端治理技术的选择和实施效果直接影响排放物的达标情况。技术路线的合理性、设备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都是关键因素。
2、设备因素
①设备维护检修不到位
环保设备长期运行过程中,如风机、泵等动力设备,阀门、管道等辅助设备都需要定期检修。如果检修周期不合理或者检修工作不彻底,例如风机叶片磨损未及时更换,会导致风机效率降低,风量不足,影响整个超低排放系统的正常运行。阀门泄漏会造成物料浪费,同时可能影响到系统压力平衡,进而影响排放指标。另外,使用劣质的备品备件会对设备运行带来隐患。例如,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密封件,可能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泄漏现象。在脱硫系统中,泵的密封件失效会使浆液泄漏,不仅造成物料损失,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影响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
②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
控制系统故障:现代焦化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大多依赖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精准操作。如果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如传感器失灵、信号传输中断等,将无法准确获取设备运行参数(如烟气流量、温度、污染物浓度等),从而使操作人员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行参数,最终影响超低排放效果。
缺乏智能优化功能:较低水平的自动化控制只能实现基本的操作控制,不能根据生产工况变化进行智能优化调整。例如,在生产负荷波动时,不能及时调整脱硫、脱硝剂的添加量,导致在生产负荷较高时可能出现超标排放,在生产负荷较低时又存在药剂浪费的情况。
3、管理因素
焦化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详细的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日常监测和监管等。如果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难以保证。例如,在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方面,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和奖惩措施,操作人员可能会疏于管理,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同时,对于超低排放目标的完成情况缺乏有效的内部考核,也会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环保效益,影响超低排放改造的整体效果。
4、经济因素
超低排放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费用。资金投入的充足性将直接影响改造的进度和质量。同时,改造后的设备运行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运行成本可以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提高改造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影响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企业在改造过程中综合考虑技术、设备以及经济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并严格执行,以实现超低排放的目标。